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Dysosma major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2秒
贵州八角莲
Dysosma majorensis (Gagnep.) Ying
中国植物志>> 第29卷 >>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>> 鬼臼属 Dysosma

1.贵州八角莲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53:1-4

Dysosma majorensis (Gagnep.) Ying in Acta Phytotax. Sin. 17 (1) : 18, 1979. ——Podophyllum majorense Gagnep. in Bull. Soc. Bot. Fr. 85: 167, 1938. ——Dysosma guangxiensis Y. 5. Wang in Guihaia 4 (1) : 43, 1984, syn nov.

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约50厘米。根状茎粗壮,横生,结节状,棕褐色,多须根;茎直立,具纵条棱,被细柔毛。叶薄纸质,二叶互生,盾状着生,叶片轮廓近扁圆形,长10-20厘米,宽约20厘米,4-6掌状深裂,裂片顶部3小裂,上面暗绿色或有紫色云晕,背面带灰紫色,被细柔毛,边缘具极稀疏刺齿;叶柄长4-20厘米。花2-5朵排成伞形状,着生于近叶基处;花梗长1-3厘米,被灰白色细柔毛;花紫色;萼片6,不等大,椭圆形,长7-15毫米,淡绿色,无毛;花瓣6,椭圆状披针形,长达9厘米,宽约1.5厘米;雄蕊6,长约1.8厘米,花丝与花药近等长,有时花丝短于花药,药隔先端延伸,呈尖头状;子房长圆形,基部和顶部缢缩,柱头盾状,半球形,直径约1.5毫米。浆果长圆形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4-6月,果期6-9月。

产于贵州、四川、湖北、广西。生于密林下、竹林下。海拔1300-1800米。模式标本采自贵州龙里县南麻若场。

根状茎及根供药用,有解毒,止痛之功效,主治跌打损伤及劳伤疼痛,又治蛇伤及痈疽疱毒。但有毒,内服宜慎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2001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9卷 254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毛茛目 Ranales
小檗科 Berberidaceae
鬼臼属 Dysosma
图版53:1-4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